泥人艺术大师王振锋与他的泥人艺术 |
中国艺术扶贫网(公益记者 李东杨 金子力)河北讯:玉田泥塑,俗称泥人,是河北省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。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经历了孕育、形成、兴盛、抢救、复苏以及开发等几个阶段,也是一种用粘土塑造形象后,经彩绘而成的民间儿童玩具,为乡土艺术一绝,已传承200余年,被国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玉田县因“玉田泥塑”而获“中国民间泥塑艺术之乡”的美誉。随着岁月的变迁,塑料、金属、电子等现代玩具的兴起,泥塑玩具市场渐渐萎缩,玉田泥塑兴盛时期的鸦鸿桥集市上长达一华里的“泥人一条街”已不复存在,众多以泥塑为生的艺人纷纷收手,一些有造诣的泥塑艺人相继谢去,玉田泥塑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地。
在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的一户农家小院,经常会看到两个30多岁的小伙子大汗淋漓地在和泥巴,亮甲店村民都知道他们正在为制作泥人做准备。摆放着形态迥异、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,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。他们后来被誉为唐山玉田泥塑的后起之秀—玉田泥人“王”,他们就是王振锋和王辉。
王振锋和王辉是同学,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,他们有同样的爱好—书法和绘画,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玉田泥塑,便深深地被家乡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吸引。面对家乡本土文化的陷落,王振锋心里很不是滋味,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么成为“绝唱”,作为唐山玉田人有责任为“玉田泥塑”的发展作贡献,王振锋和王辉下决心作玉田泥塑的传承者,把玉田泥塑这个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。
王振锋和王辉正在制作泥人情景 怀揣着梦想,他们开始了玉田泥塑拯救行动的第一步—学做泥人,然而看似简单的泥人制作起来却不简单。王辉向记者说:“最开始时,我们只是凭借儿时的记忆和感觉,摸索着去尝试,为了尽快掌握玉田泥塑的特点,我们多次拜访老艺人,到博物馆里看展出,并走访了外地的泥人生产厂家学习经验,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和休息的时间。”王辉家住农村,专门腾出一间屋子用来做泥人,王振锋家住城里,泥巴被他带上了楼。王振锋介绍说:“泥巴要和得到位才好用,记得有一次晚上在家里和泥巴,也没多想就拿着泥巴在地板上摔,几下就把楼下的邻居‘摔’了上来,以后就再也不敢摔泥了,只能用手抓,和一次泥几乎得一个晚上,很费劲!”
泥人“王”工作室 当记者谈到他们家人是否理解自己时,王振锋和王辉非常庆幸自己娶了贴心的好老婆。王振锋的老婆对记者说:从丈夫最初提出做泥人她就没反对过,因为那小小的泥人同样让她爱不释手,并觉得丈夫想为玉田泥塑出一份力的想法是应该的,对“玉田泥塑”她也有着一份割舍不下的情结。“刚开始的时候,我对泥人不感兴趣。”同样,王辉的老婆也向记者诉说了她的想法,她说:虽然她对泥人并不了解,可看到丈夫那么全身心地投入,她什么也没说,满心地支持。
转眼间,11年过去了,两“兄弟”一起练习技艺,玉田泥人的特点和制作工艺逐渐被他们细心掌握。他们介绍说:“由于玉田泥人三分做,七分画,所以制作工艺不求精细,看似粗糙、简陋,追求的却是一种神似,泥人充分体现出了作品的原生态味道,作品上甚至还能看到指纹留存泥人之上,具有浓郁的黄土气息。”
学做泥人,他们完成了传承玉田泥塑的第一步。“要让玉田泥塑得到大的发展,仅仅靠我们两个家庭是远远不够的。”王振锋说。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做泥人,2005年5月,王振锋和王辉成立了专门的泥人工作室,由于他们两个都姓王,工作室取名为“玉田泥人王工作室”,工作室吸呐了村里喜欢美术和泥人制作的百姓,成员逐渐壮大到了20余人。“玉田泥人王工作室”以“继承传统、融入现代、展示民俗,点缀生活”为宗旨,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融入现代气息,进行大胆的创新,新形象、新立意、新品种与日俱增。经过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,目前泥人新形象已开发到了200多种。
由于泥人销量有限,工作室材料费、人工费等各种支出的费用让他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。“我们现在只是从文化的角度来传承玉田泥人,市场开发还很少考虑,下步我们将努力加大宣传,开拓市场,让更多的人了解玉田泥人,支持玉田泥人,与我们一起发展玉田泥人。”王振锋和王辉明白:玉田泥塑要得到发展,根本出路还是要把它推向市场。
家乡的泥土芬芳依旧,小小的泥人寄托着他们对泥人艺术的无限追求!王振锋和王辉指着桌上憨态可掬的“不倒翁”,坚定地说:“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难,泥人王也一定会屹立不倒,坚持到底!”(完) |
上一篇:邂逅布德尔:师从罗丹的法国雕塑大师 下一篇:波兰街头现“列宁撒尿” 各类不雅雕塑引争 |